發電機廢氣處理 |
發動機排氣噪聲 |
發電機風機噪聲 |
機房的隔聲吸聲 |
排煙系統消音 |
排送風系統消音 |
空調內部噪聲治理 |
風機氣流噪聲治理 |
空調末端噪聲治理 |
空調風管噪聲治理 |
空調機房噪聲治理 |
落水裝置噪聲治理 |
冷卻塔隔聲屏 |
冷卻塔消聲器 |
冷卻塔消聲窗 |
低頻振動噪音治理 |
電梯摩擦噪音治理 |
機房噪音的隔聲 |
電梯井的隔聲 |
水泵房隔音降噪 |
鋼鐵企業噪音治理 |
紡織廠噪音治理 |
工廠車間降噪處理 |
工業空壓機噪聲 |
機械設備噪聲治理 |
配電房噪聲治理 |
水泥廠噪音治理 |
民用建筑降噪工程 |
酒吧KTV噪聲治理 |
近日,江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通報了2021年度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情況。九江市獲評優秀等級,全省設區市排名第一,創歷史佳成績。
九江市主城區藍天、碧水
2021年,全市PM2.5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3.2%,改善率排名全省第2,實現三年三連降;空氣優良天數比率92.6%,改善率排名全省第1,實現三年三連升;重污染天數全面清零,實現了九江有監測記錄以來好水平,空氣質量六項指標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7.5%,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5.7%,全面消除劣Ⅴ類,長江、贛江、修河、柘林湖等重點水體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鄱陽湖九江湖區水質連續三年在全湖區保持優。全市各級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任務完成率均為100%。生態環境質量EQI指數77.1,公眾對本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滿意程度達到94.1%。
美麗西海“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有效促進綠色發展提質增效?
建立能耗“雙控”和指標“季度預警、年度預算”制度以及“兩高”項目治理體系,能耗強度下降3.4%,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18.6萬千瓦,全市風電112.13萬千瓦、生物質發電14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28.52萬千瓦。
九江市石化產業園芳烴裝置全景
累計清理騰退小化工企業127家,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348家,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4%、24.5%、29.9%,同比提升0.6個、1.2個、3.2個百分點。2021年入圍賽迪顧問評選的全國95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發展水平第12位,列全省第一。九江經開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2家企業榮登工信部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2家園區獲批省級綠色園區、6家企業獲批省級綠色工廠。
江西科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2021年鐵路貨運量發送較2017年基準年同期增長12%。鋼鐵、電力等重點企業大宗貨物水路運輸比例達到50%以上。
九江上港集團外貿碼頭全景有效促進污染防治水平不斷提高?
與三峽集團合作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創新“廠-網-河”一體運維等14項機制,獲評國家生態環境創新工程百佳案例。對1012個長江入河排口和817個鄱陽湖、修河、柘林湖及其他內河湖排口開展全面排查整治。全市建成19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均實現一級B及以上標準,其中16家已執行一級A提標改造,一級A提標改造率達84.2%,位居全省前列。建成運行城鎮污水處理廠20座,全部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實現縣城全覆蓋,處理能力達到61.75萬噸/日。全市80個建制鎮建成93座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覆蓋率為87.9%。全市城鎮黑臭水體全部消除,“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風貌再現。
九江市與三峽集團合作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
對251家涉氣重點企業分級管理,5個工業園區、64家涉VOCs企業實行治理,完成94個工業爐窯治理。抓好工地揚塵治理,配備揚塵監測儀和降塵霧炮900多臺,架設噴淋裝置總長達200多公里。推動市區餐飲油煙凈化裝置安裝率100%,實現高空瞭望對中心城區、沿江和高速沿線等區域全覆蓋。
2021年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投資達17.8億元建設中心城區、修水縣、都昌縣3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已建成運營,凱華環境醫療廢物焚燒項目建成投運,星河環境危險廢物協同處置項目建成待投產。全市納入危廢管理平臺管理并備案通過的危廢產生單位、運輸單位和經營單位共計1760家,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位列全省前列。
九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全景有效促進生態綠色底色更加鮮明?
編制出臺《九江市生態保護紅線區劃》,劃定生態紅線面積7901.9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41.39%。累計栽種各類綠植700多萬株,鋪草皮33萬平方米,堤頂道路“白改黑”近160公里,為群眾打造景觀游園60個。生態農業產業化持續強化,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35萬畝,創新中國成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88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3個、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2個;全市綠色稻米品牌達68個,有機稻米品牌18個,創建省級及以上林業龍頭企業24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3家。
九江市打造長江“美岸線”
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實施生態治理項目131個,總投資超過200億元。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綠色城鎮化”,完成造林面積9.14萬畝,封山育林面積14.11萬畝,退化林修復面積20.22萬畝,森林“四化”建設2.5萬畝。全市建有自然保護地75處。德安縣、武寧縣納入“十四五”省級森林經營樣板基地建設縣,已建成森林樣板基地6個,造林示范點52個。
九江廬山市牯嶺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放流四大家魚冬片6.4萬斤,夏花700萬尾,胭脂魚5萬尾。治理廢棄礦山1萬余畝,建成綠色礦山18個,實現礦區綠化覆蓋率100%、礦區邊坡治理率100%。近年來,每年約有70萬-80萬只候鳥在九江越冬,種類多達300余種,包括全球98%以上的白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和70%以上的白枕鶴。
鄱陽湖候鳥棲息地
2021年共青城市入選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累計創建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級實踐創新基地、27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國家級生態村、3個省級生態縣、117個省級生態鄉(鎮)、95個省級生態村、954個市級生態村。
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共青城市有效促進城市環境管理能力顯著增強?
制定出臺《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實行林長制終身責任追究制,出臺《九江市林長制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構建了“市縣鄉村全覆蓋、江河湖庫(渠)全納入、區域流域相結合”的河湖長責任體系,建立“1+30”責任單位聯動體系,探索開展“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出臺《九江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在全省率先試點環資審判生態環境修復資金管理新模式,建立四省六地環資司法協作框架機制,全面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率先制定《九江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辦理規程》,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86件。
瑞昌市長江生態司法修復基地
全市小區污水收集率提升至90%,新能源公交車實現主城區全覆蓋,全市新開工總建筑面積中符合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100%;竣工綠色建筑面積占比90.69%。施工工地“八個百分之百”水平明顯提升,建成區道路機掃達到應掃盡掃,市區內環高架道路機械化作業覆蓋率達100%。垃圾、危廢焚燒日處置能力分別達到3650噸、8萬噸,滿足全市處置需求。
九江市雙溪公園(地上造綠、地下治污)
常態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機制,全年對一般企業進行雙隨機檢查417家次、對重點企業進行檢查335家次,發現的問題全部要求抓好整改。穩步推進“互聯網+監管”執法模式,全程監控企業設施關鍵參數,完成216家重點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以及170個視頻監控點自動監控系統安裝聯網,開展非現場檢查次數2571家次,累計行政處罰案件208件。
生態環境聯合執法優秀成績的取得既是肯定,更是鞭策九江將繼續以更強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中譜寫九江美麗篇章。